|
信息详情 |
|
发布日期:2012/11/12 |
浏览次数:1023 |
“找了几家家政公司,都说没人,找个保姆怎么这么难呢?”近期不少家政人员返家农忙,不少城市的家政公司又出现了“保姆荒”。 找不到称心合意的月嫂,让刚刚进入生育高峰的80后们发了毛;有钱也难请好保姆,让研究城市就业市场的专家们“看不懂”。 依照常识判断,家政业,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,一定是供需失衡所造成。 首先,一些雇主把保姆当成“下人”。这些雇主不能平等对待保姆,只是把保姆当成花钱买来的干活“机器”。把人当成了“机器”,自然就缺少了雇主和保姆在人性这一层面上的沟通和理解,雇主只会一味地要求这台“机器”多干活、干好活,稍不留神保姆就会受雇主的呵斥。 其次,是保姆自己把自己当成“下人”。有的保姆虽然选择了这个行业,但在心里并没有把自己从事的行业与其他行业同等看待,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。有了这种思想作怪,保姆就会在雇主面前主动“败下阵来”,对雇主的歧视、不公甚至无理要求都默默忍受,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。 雇主和保姆不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。只要有人格上的平等、待遇上公正作保证,所谓的“保姆荒”就会很快过去。
|
|
|
|